head logo

网络与通信学院

因材施教 教学相长
传递知识 更传递竞争的力量

【网络与通信学院】探寻非遗足迹,承扬精益匠心——网络与通信学院组织“遗“心一意实践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者:王元 发布时间:2024-07-15 浏览次数:10

        非物质文化遗产沉淀着历史记忆、镌刻着文化根脉,也凝聚着一座城市独特的个性和品格。为增强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理解,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促进匠心精神更好的传承与创新。2024年6-7月,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遗”心一意实践团来到南京金线金箔总厂,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观音殿非遗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调研、用心挖掘,探寻非遗之美的足迹,弘扬匠心精神的路径。

用心学习,探秘非遗文化精髓

        随着夏日的热情与阳光,一群怀揣着对传统文化无限热爱的青年学子踏上了暑期“三下乡”非遗社会实践活动的征途。他们带着求知若渴的心态,来到南京金线金箔总厂探访金箔文化,用心学习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金箔技艺。南京金线金箔总厂位于金箔之乡栖霞区龙潭,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也是唯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金箔锻制技艺”项目管理单位。抵达后,讲解员陈月老师带我们走进南京金箔锻制技艺展示馆,向实践团讲述并展示了南京金箔工厂的五大核心技术、金箔手工制作的十二道工序、金箔的广泛用途等。在讲解员的讲解下得知:金箔是我国民族传统产品,其制作工艺已有1000多年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仅坚守,还需要结合现代创新才能真正的传承非遗,传承不仅是肩头的责任与使命,更是内心深处纯粹而炽热的情感寄托”。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葛义根老师说。作为传承人,葛义根受祖辈的影响,从小耳濡目染金箔工艺,手艺精湛,为金箔的创新与传承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进一步追寻南京非遗文化的足迹,实践团紧接着寻访了久负盛名的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来到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实践团一边端详非遗传承人的精美作品,一边穿梭于各个场馆之间,布贴画、秦淮灯彩、南京绒花、南京剪纸、南京木雕、南京空竹、金银细工、南京云锦……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都蕴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传统手工精湛技艺,让队员们不禁叹为观止。

用情体验,感受非遗文化温度

        除了用心参观学习,学生们还积极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体验中来。在国家级非遗“南京金箔锻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葛义根老师指导下,学生们体验了南京金箔锻制中的最后一道锻打工序“打了细”,这也是金箔锻制技艺中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道工序,传承人详细为学生讲解“打了细”的要领和过程,带学生现场还原打金箔的情形,通过体验可以看到,传承人手臂的每一次挥动都带有十足的力量和技巧。

        2022年苎麻编织技艺被确立为南京市级非遗项目,本次活动中,实践团有幸在非遗传承人刘梅老师的工作室,体验非遗苎麻编织,让实践团深入了解了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的结合,加深了对技艺之美、匠心之美的再认识,对传统之美、生活之美的再感知。

        无论是繁复精湛的金箔工艺,还是细腻入微的苎麻艺术,都让学生们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他们意识到,非遗文化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活生生的生活形态和文化传统。只有亲身去体验、去感受,才能真正理解和珍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用爱传承,共筑非遗文化未来

        在深入学习和体验之后,队员们加深了对南京非遗项目的了解,感悟到了“守”艺人们坚守传统手工艺的不易和他们精益专注的工匠精神。更加坚定了传承非遗文化的决心。他们深知,非遗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老一辈人的责任,更是年轻一代的使命和担当。于是,他们纷纷行动起来,用自己的方式去传播和弘扬非遗文化。在本次非遗实践活动中,实践团引领元山社区十五组亲子家庭在风景秀丽的观音殿村展开了一场别具一格的金箔与漆扇艺术活动。

        活动现场,实践团成员首先向小朋友和家长讲解了金箔画和漆扇的基本知识以及各种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创作步骤,并亲自示范,多方面展现非遗文化的魅力。紧接着,小朋友纷纷动手实践,在实践团成员的指导下,家长和孩子体验到了金箔和漆扇制作的乐趣,并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了漆画和金箔作品。实践团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用爱传承”的真谛,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意识到新时代进行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与积极意义,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会继续用心学习、用情体验、用爱传承非遗文化,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文 网络与通信学院于凌珊 

图/周安乾 刘建

审核/网络与通信学院任慧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