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给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地破坏,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中国人民赢得了新冠疫情防控战役重大胜利,但零星的疫情突发仍旧限制了人员的流动,导致很多企业仍旧处于低迷状态,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企业的用人需求有所降低,我校受7月份突发疫情影响举办毕业生综合招聘会1场,毕业生就业面临巨大的压力。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和提高在校经济困难生群体的就业数量与质量仍是亟需重视与解决的问题。
一、疫情防控常态化视角下经济困难生就业的现状分析
(一)经济困难生本身存在就业难的因素 1.经济困难生性格以内向为主,与他人交流少,学校活动、社团参与度较少,除基本专业素质技能外,综合素质训练较少,而且存在比较强烈的自我防备意识。在贫困环境中长大的学生,长期受到经济能力较差的影响,在学校活动中经济困难生也很难快速融入集体,不善于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在就业面试中自我表述,压力测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环节不能很好地表现自己,不能针对各种问题进行临场发挥,从而失去了诸多就业机会。
2.经济困难生择业观念比较保守,很大一部分困难生就业不仅仅背负了自己的未来,还有整个家庭的期望,没有太多的试错机会,在就业时往往表现处极度谨慎,迫切的希望找到待遇好,起点高的机会,正式这种心理,加剧了心理负担,反而容易错过苏北计划,西部计划等基层实际发展前景更好的机会。
3.经济困难生社会背景简单,难以依靠家庭获取较好的社会资源。经济困难生的社会资源匮乏是影响经济困难生就业的一个关键因素,与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在面对相同的机会时,良好的家庭教育也会成为一个制胜点。
(二)疫情的常态化防控加剧了经济困难生的就业难
1.我院网络类与通信类行业毕业生逐年递增,但是受疫情的常态化防控影响,部分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缓慢,导致了企业新增岗位的较少。竞争加剧,直接导致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的减少。本就处于劣势的经济困难生就业困难问题更加凸显。
2.受疫情的常态化防控影响,本年度我校综合类招聘会只有一场,线下校招集中招聘会营造就业氛围,是促进就业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不仅能够为学生带来专业对口的高质量就业岗位,也为学生不断面试笔试,增加试错机会,增强就业能力提供了便利条件。招聘会大幅度减少,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3.受疫情的常态化防控影响,毕业生的自由流动受到限制。偶发的小规模疫情让所有人高度警惕,毕业生的流动招聘,不仅让用人单位高度紧绷,学生的流动也为高校,家庭产生了巨大的不稳定因素,本该在各大招聘会现场应聘求职的学生,只能滞留学校,家庭,无法参与线下应聘,耽搁了应聘的黄金时间。
二、疫情的防控常态化下促进经济困难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一)就业指导作用凸显-增强经济困难生就业能力
开辟就业能力提升渠道,职业能力规划大赛,简历制作大赛,“职来职往”中模拟面试 ,有效提升和解决了经济困难生在初次就业中应对不适。专任教师以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程为基础,群体指导和个别精准指导为经济困难生量身打造就业思路。
(二)邀请优质企业进校园-实现学生真实就业
在分院集体努力下,开辟了企业专场招聘会,一年来邀请十几家企业进校园宣讲和作报告,有效解决了学生对专业对口的迷茫过渡期,增强了学生的面试应试能力,更是可以促进学生直接签订协议,完成就业。
(三)加强对经济困难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疫情的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经济困难生就业离不开以辅导员为核心的经济困难生心理辅导,以辅导员为核心,校心理咨询室教师为骨干,对经济困难生自身的心理问题发力,不仅要突破经济困难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要为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择业观,解决慢就业,等靠要的问题。只有肩负起对学生心理辅导的责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主动地了解和排查,才能实现早发现、 早沟通、早解决,防止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扩大对其就业以及未来发展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疫情的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虽然经济困难生的就业困难增大,一方面学校应积极面对,及时正向疏导,帮助学生梳理正确的择业观,另一方企业与高校应该针对现实情况对就业服务做出相应的改革和完善,构建线下指导与线上服务互补的一体化服务模式,为经济困难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并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以及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疫情的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促进经济困难生就业。
文 网络与通信学院 郭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