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logo

网络与通信学院

因材施教 教学相长
传递知识 更传递竞争的力量

就业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帮扶案例分析

发布者:金易琛 发布时间:2021-12-08 浏览次数:423

一、案情简介

Y,男,21岁。小Y来自徐州农村,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性格相对内向。在校三年参加集体活动较少,未主动接触社团活动,生活简朴,在校期间一直得到国家助学金,连续两年获得励志奖学金。进入大三以来,除了上课时间,主要留在宿舍,参加了次招聘会,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并未找到合适的工作。在看到身边同学都逐渐找到了工作或者努力准备专本复习后,小Y意志消沉,整日滞留宿舍,在此期间放弃了就业的打算。了解到了该生的相关状况后,决定将他作为就业帮扶对象,帮助其就业。

二、案情分析

1.了解情况

据该生介绍,在几次次应聘未成功后,该心里产生了深深的失落感。自作为一个未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缺乏社会的锻炼,很多时候无法合理地排解内心的压力,而倾听是一种有效的释放其内心压力的方式。在他的交流中,虽然未明确提到,但通过他的语气和表情中体会到了他心里隐藏的一丝自卑感。这种自卑感源自于家庭情况的不理想和对本身外在条件的不自信,而周围家庭较好的同学,对就业专本等在家人帮助下已有具体的打算,更加深了他的不适与不合群。

2.初步分析

了解情况后,可以将小Y未能顺利就业的原因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上的巨大压力。身边同学的顺利就业使其背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了其在招聘中的发挥。2.自身条件的不足让其产生了自卑心理,对于家庭环境的不自信使其在与他人的竞争过程中落于下风,难以发挥出自己应有的实力。3.家庭的期许。作为家里唯一的大学生,父母在他的身上寄予了诸多的期望,而这成为他就业过程中不能承受之重。4.就业能力欠缺、就业目标不清晰,导致在经历多次应聘失败后使其心里产生了挫折感,由于未能充分从过往失败的教训中总结经验,使其对找工作产生了一定的畏难心理。

3.具体帮扶措施

1)进行心理疏导,树立信心,不再逃避。对于此类情况复杂的学生,结合其自身情况进行心理上的疏导是第一位的。首先,如今就业市场中存在着巨大的竞争压力,更应当放下包袱,积极投入到就业的环境中来,才能不辜负父母的期望。虽然可能许多身边的同学都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但是他们就业的过程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该生现在经历的是他们曾经经历过的阶段,坚持下去便能收获最终的成功。就业过程中,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2)加强指导,提升就业能力。对小Y参加招聘和面试的情况进行了仔细的了解,希望能从中找到问题所在,为帮助其解决面试中的问题,首先,指导该生将简历进行了修改,并请学校就业指导办的专家对他的简历再次进行指导。其次组织了一场模拟面试,请几位已成功找到工作的同学参与到面试中。通过这样的环节,该生增强了信心,掌握了一些面试技巧,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他对于面试的畏难情绪。

3)转变就业观念,对就业目标合理定位。该生之前对工作目标定位不准确,周围同学去应聘,自己也跟去,并未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来选择应聘单位,盲目跟风导致应聘失败。指导该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应聘单位。广泛收集信息,同时学会甄别、筛选信息。

4.顺利实现就业

 通过笔者的帮扶和持续性的跟踪指导,该生重新树立了找工作的信心,在遇到应聘失败时该生也能够心态平和地和面试官交流他落选的原因,争取在下次面试时改进。最终该生通过我提供的招聘信息联系到了一家不错的单位,顺利实现了就业。

5.案例总结

如今,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现实生活中类似小Y的情况不在少数。农村贫困生作为学生中的相对弱势群体,理应在就业环节得到更多的关注。辅导员对于在就业中遇到困难的学生,应当主动与其进行沟通,帮助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帮助不仅是心理疏导上的,同时也应当体现在具体的行动过程中。

 网络与通信学院 郭本超